大滁網首屆端午節漢服祭祀活動
信息來源:大滁網 時間:2012/6/26
夏歷五月初五是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——端午節,又稱“端陽節”、“重午節”、“浴蘭節”、“蒲節”等。端為“開端”之意,初五可稱為端五。夏歷以地支紀月,正月建寅,二月為卯,順次至五月為午,因此稱五月為午月,“五”與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為陽數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陽、中天等。
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***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。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:吃粽子,賽龍舟,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。據傳說,吃粽子和賽龍舟,是為了紀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“詩人節”,以紀念屈原。至于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,則有壓邪的意義。
時至今日,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。端午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,2006年5月20日,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